7旬翁過馬路突僵住 AI介入評估解危

7旬翁過馬路突僵住 AI介入評估解危

中央若坚持PCR才给抗病毒药物 柯文哲:一定会死很多人

罹患巴金森氏症的莊伯伯透過中國附醫醫療團隊以AI量化評估其步態凍僵發作次數與時間,並配合藥物、新式介入治療,步態不穩獲改善。(馮惠宜攝)

登山女神遭爆不伦恋富商 美女主播呛「偷来的爱不会有好下场」

71歲的莊伯伯罹患巴金森氏症15年,一直配合醫師透過藥物控制,7年前開始會在過馬路或夜間上廁所時突然「僵住」,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求診,透過「人工智慧醫學診斷中心」量化評估其發作次數與時間,並配合藥物、新式介入治療,步態不穩再獲改善,生活持續自理,家人也感謝醫療團隊協助讓他病情惡化延緩。

莊伯伯的太太表示,先生56歲就發現罹患巴金森氏症,最初只是會手抖,病程進入第7年後出現走路除了遲緩,並經常停滯不前,腳像是突然走路被地板黏住這般僵硬,驟然暫停前進恐造成跌倒風險,經醫療團隊調整藥物治療效果有限,近半年透過「人工智慧醫學診斷中心」利用AI運算分析莊伯伯的步態影像數據,精準估算其發作頻律與時間,並配合藥物及新式的治療,同樣運用AI智能評估檢驗治療是否真的起作用,讓步態不穩情況獲改善。

营缮草庐怪异谭

中國附醫神經內科部主作蔡崇豪指出,巴金森氏症是慢性神經退化的疾病,發病的主要原因,是來自大腦「黑質」部位退化,使得神經傳導的多巴胺細胞死亡,讓神經運動呈現混亂與無法控制,致使動作出現遲緩,早期發病較易察覺的症狀例如肢體顫抖、動作變得緩慢、全身肌肉關節僵硬、駝背或側彎等。

生活不順被衰運纏身?其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衰,做好這件事竟能轉運!

蔡崇豪說,掌握病人巴金森氏症進程,精準投入適量藥物,往往是延緩該疾病的重要關鍵,透過人工智慧(AI)輔助工具介入調整治療藥物精準劑量,大幅增加醫師診斷效率,快速揪出巴金森氏症,可提早進行手術介入或藥物治療等醫療處置。

屏东春潮集多点回忆 人潮重回潮州老街